[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03-02
1 凯里市农村信息化应用人才调查
1.1 问卷调查
为知道凯里市农村信息化关于电商的应用状况,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熟知程度,便于本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剖析,我使用了问卷调查的办法,本次调查主要抽调凯里市舟溪镇的新光村、开怀街道的开怀村、大风洞镇的对江村、龙场镇的华坪村、湾溪街道平茶村5个行政村,每一个行政村按年龄(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q)分为四层,然后在每一个年龄层中,各选10名,也就是说每一个村选40人。其中男女比率约1:
1,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不识字的受试者,使用访谈式,其中,所有问题与调查问卷相同,调查问卷活动发放问卷共200份,收购196份,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从收购到的196份问卷中,可以看出本次被调查对象的一些有关状况:从文化程度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42人,占21.4%,绝大多数是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有140人,占71.4%,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4人,只占7.1%。从家庭大概年收入看:5000及以下的有62人,占31.6%,5000-1万的有49人,占25%,1-3万的有45人,占23%,3-5万的有22人,占11.2%,10万的有18人,占9.2%。通过对196份问卷统计大全,大家对于凯里市农村电商的应用状况有了基本的认知。
1.2 关于对获得信息的途径
83%以上回答是通过互联网、手机获得,10%的回答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极少数人的回答是通过其他人说的。
1.3 关于电商的应用状况
30岁以下的人群中:会网上购物的有45人,占90%,会在网上销售商品的有14人,占23.3%,了解电子商务的有45人,占90%,会上传、修改相片并对商品作出说明的有38人,占76%。
31-40岁的人群中:,其中,会网上购物的有23人,占46%,会在网上销售商品的有12人,占24%,了解电子商务的有34人,占68%,会上传、修改相片并对商品作出说明的有21人,占42%。
41-50岁的人群中:,其中,会网上购物的有15人,占30%,会在网上销售商品的有4人,占8%,了解电子商务的有8人,占16%,会上传、修改相片并对商品作出说明的有2人,占4%。
5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中,会网上购物的有0人,会在网上销售商品的有0人,了解电子商务的有1人,占2%,会上传、修改相片并对商品作出说明的有0人。
综上所述,从调查来看,农村用电商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现在,凯里农村电商进步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因为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对电商知道极少,有些甚至没听说过这个词,不少条件和原因还没满足,还面临着观念转变较慢,认识不到位,农民上网比率低,农业网站分布不均匀,借助程度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村电商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电商人才缺少是致使城乡电商进步紧急失衡的要紧原因,成为妨碍农村电商进步的基本问题。
2 凯里市农村信息化进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 政府方面
2.1.1政府有关组织看重度不够,缺少统一规划
现阶段,凯里市农村信息化平台缺少好的基础设施,非常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对他们的指导与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开发借助信息资源比较落后,信息共享紧急不足,日常存在紧急的重复建设。
2.1.2政府服务方法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无论是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还是培训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巨额经费来保障,凯里市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基础设施仍然很落后,足以证明经费支持不够,致使凯里市农村信息研发方面紧急不足,信息服务业进步相对缓慢。
2.1.3信息化本钱较高,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将在一定量上制约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推进
目前虽说电脑普及了,价格实惠,但最低也得3000多元,因为我市农民人均收入不高,加上受常识和观念的限制,还有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致使本市农民购置设施上网的数目有限,这在一定量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要。使得信息化在农村的推进步履蹒跚。
2.2 技术方面
2.2.1缺少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落后
近年来,随着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业与养殖业不断趋向于精细化,对农业技术提出一系列新的、更高的需要。然而凯里市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知道极少,农民上网比率低和农村信息服务人才的缺少都是成为妨碍农村信息化进步的基本问题。
2.2.2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凯里市149个行政村,只有100个村通了宽带,且物流覆盖率达不到100%,物流送货只到镇及部分村站点,未到村到户,给老百姓带来不便。信息化资源建设刚起步,信息化应用十分有限,信息化服务体系只不过基本形成等等。
2.2.3农业信息资源不足,很难用
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技热线、农业信息网信息量相对较少,同时信息很陈旧,没办法尽快进行更新,如此对广大农民群众的顺利用产生很大的不便。
2.3 应用方面
2.3.1受农民文化教育程度较低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及示范程度还不高
现在,我市农民群众常见受教育程度低,农业技能水平不高,对现代农业的常识和技能学会和运用不够,伴随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城市化、城镇化节奏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很多转移到城市探寻就业机会,留在农村只有老、弱、病、残、幼人群,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和思想意识落后等问题,很多的农商品产供销与农业技术信息对于他们来讲还是比较陌生,农村信息化效应的发挥受制于较低的农民信息化应用水,紧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步。 2.3.2信息资源情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
现在,我市虽然有独立的农口政府网站,但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偏多,专业性的信息较少。而且一些农业信息不可以非常不错地对农民的生产经营进行有效指导,这类都妨碍了农民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有效借助。
2.3.3基层信息服务水平较低。现在我市缺少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健全的服务体系,虽然我市打造了市级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但没对其进行中长期的进步规划,没专职从事农业农村信息化行政管理职员,没设有信息中心等,此外,基层信息服务职员整体素质仍有待提升。
3 凯里市农村信息化进步的对策及建议
3.1 政府方面
第一,健全机制,加大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机构强化管理,政府要成立领导机构,健全指导协调机制,自上而下形成共识,以全市推进农村信息化工程重点工作为抓手,形成进步农村信息化的好环境。
第二,不断增强信息意识,深入宣传。在农村区域重点拓展推行电商的意义、政府扶持、维权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并组织有关服务机构在村公共服务中心或深入农户,帮助农民解决困难。
第三,增强信息服务意识。要充分借助所有可以借助办法,积极进行有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努力提升政府有关机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意识。
第四,加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产业,构建农村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推进“三农”事业不断向前进步。
第五,加强资金支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从资金方面对农村信息化进步白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对目前所具备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理,加大与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达成多网融合集成运行,使得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可以真的提供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手中。
3.2 技术方面
第一,打造健全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使用乡级打造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办法,完善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互联网,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充分借助大众媒体和农业信息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充分调动涉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行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项目,大力推行宽带互联网“进村入户”项目,努力推广宽带网络业务。
第三,加强农村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力度。
要进一步健全“农信通”服务,增加农业专家服务热线,借助短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农村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架设信息通道。
第四,整理信息资源,提供农村信息化专家服务
要充分发挥电信企业整理资源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大力开发实用信息资源。现在,该网已开通了5大项21个农业信息栏目,如农家百科、农情信息、供应求购信息、市场行情等,这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尽快致富起来,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3.3 职员方面
第一,培育农村信息技术职员队伍,健全服务与教育培训体系,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伍。要着重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职员的信息技术培训,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用途。
第二,加大农民教育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升农民获得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三种现代意识: 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同时,要大力提升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备信息采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3.4 应用方面
第一,因地制宜地使用多种方法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从农村的现实出发,使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要和习惯。应非常不错的在信息服务方法上进行研究,移动公司可设立农业信息服务台、致富信息等栏目,满足农民需要。
第二,充分借助农家书屋。现在凯里市每一个村都建有“农家书屋”,但借助率较低,可发动群众在闲余时间到农家书屋学习,充分借助农家书屋的关于电商和互联网方面的书本,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运用能力。
第三,借鉴和推广“电视机+机顶盒+ADSL”的电视机上网模式。这一办法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DVD数字视频互联网点播系统,在非常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钱,同时通过与电视大致一样的方法,通过遥控器来操作通过视频点播渠道很直观的将各种信息提供给广大农民群众,从而拓宽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读取范围和常识视线。